路線介紹
楠梓仙溪流域是莫拉克災情最重大的地區之一。風災之後,流離失所的受災戶主要集中在幾個重建社區之中:五里埔小林社區、日光小林社區、小愛小林社區、大愛園區等。這次的環境巡禮中,除了認識居民的生活與生命,包括居住層面、社會關係、生計發展,以及傳統文化等,如何受到莫拉克的衝擊,以及如何延續下去?此外,也將認識受災期間投入重建的工作者們,如何在陌生的異地展開對重建工作?重建的參與又如何改變了他們的個人生命?
路線資訊
路線點位 | 大武壠族日光小林社區-大愛園區-大愛縫紉手作坊-南沙魯社區-小林村生命紀念公園-小林村平埔族文物館-五里埔永久屋、公廨-甲仙陳家友善香草園 |
總長 | 112公里 |
時長 | 兩天一夜 |
旅行中的移動方式 | 中巴 |
合適參與人數 | 20 |
合適的參與對象 | 歡迎一起在走路中探索與對話。 |
可參與的時間 | 全年皆可 |
收費標準 | 1500 |
如果我想報名,可以聯繫 | 陳專員 07-6629378 |
路線照片
大自然中人顯得特別渺小,以及家園重建的過程中,需要眾人的各種投入,如:勞動力和陪伴。
風災的兩年後,大武壠族人自組 大滿舞團,吟唱部落的傳統古謠,在生活周遭種下傳統作物,重新找回自己的族群文化與認同!
大愛縫紉生產合作社,裡頭傳來一陣陣的歡笑聲,返鄉青年峰智把媽媽們逗得很開心,負責行銷管理的他,告訴我們合作社從一開始做代工,到這幾年有自己的品牌杉林布包Sunny Bubao-大愛縫紉手作坊,成立合作社是希望讓每個家庭的收入越來越穩定。
莫拉克風災摧毀了山上的小林部落,村民搬遷至平地的永久屋社區,徐銘駿(圖中)和日光小林協會的夥伴著手復興育腎蕨、雞角刺等傳統植物、古謠傳唱、大武壠族的漁笱製作等傳統工藝,希望打造一個擁有傳統文化的植物生態園。
那瑪夏由南沙魯、瑪雅、達卡努瓦三個部落組成。南沙魯是目前居住戶數最少的部落,因風災後人口的大量流失,而發展出社區的共食。充滿人情味的社區食堂,吃著部落青年的烤山豬肉和產地到餐桌最短距離的龍鬚菜、高麗菜和梅子酒, 來到這裡就像是回到了山中的家。
在小林村生命紀念公園聆聽小林人勇敢面對生命傷痛的故事,遙望遠方給村人帶來苦難的獻肚山,園區裡每個刻在石碑上的地址,都曾是小林人共同的家。